《方墉新學》里,,談到了“三種丈夫”,曰:大丈夫,、中丈夫和小丈夫,。
所謂“大丈夫”,就是在全國范圍內(nèi)有重大影響的人,。像孫中山,、錢學森、袁隆平這樣的人,,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重大貢獻的,,就是大丈夫。孫中山,,推倒了專制制度,;錢學森,兩彈一星元勛,;袁隆平,,讓中國人吃飽了飯。大丈夫,,在古代官場上,,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副部級以上的官職。
所謂“中丈夫”,,就是那些在某一個地域(領域)內(nèi)有突出貢獻的人,,像喬致庸、馬化騰這樣的,,就是中丈夫,。喬致庸,建立了連鎖錢莊,;馬化騰,,改變了交際方式。中丈夫,,在古代官場上,,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處級和廳級。
所謂“小丈夫”,,就是那些小康人家,像古代的“員外”,,他們富甲一方,,都可以稱為小丈夫。小丈夫,,在古代官場上,,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科級干部。
大丈夫一心為公,,考慮的是“國家”利益,;中丈夫光宗耀祖,,考慮的是“家鄉(xiāng)”利益;小丈夫講吃講住講排場,,考慮的是“家庭”的利益,。
過去在戰(zhàn)爭年代,共產(chǎn)黨的干部,,都是提著腦袋干革命的,,所以他們都是大丈夫情懷。現(xiàn)在的情形則不同,,現(xiàn)在是和平年代,,對于大多數(shù)干部來說,當官已經(jīng)成為了一種職業(yè),。
剛入仕的時候,,大家都想在仕途上順利成長,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,,職務并沒有變化,,漸漸地就沒有了進取心,就把自己定格在中丈夫或小丈夫的層面上,。
由于不思進取了,,不擔當、不作為,、假作為,、亂作為的現(xiàn)象也就開始泛濫。整治這些現(xiàn)象,,也就成了紀檢監(jiān)察部門的一項重要內(nèi)容,。
所以,建立正確的“丈夫觀”,,把當官的使命放在“大丈夫”的層面,,無論是做基層干部,還是做中層干部,,還是做高層干部,,始終不忘初心,始終保持“大丈夫”情懷,,才是正確的仕途之路,。
有了正確的“丈夫觀”,還要有與之相匹配的“方法論”,,才能讓仕途順利起來,。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仕途文化的方法論。
第一,政策的“紅線”不能越過,。該請示時請示,,該匯報時匯報,該走程序時走程序,。不做任何違反規(guī)章的事情,。
第二,做人的“底線”不能踏破,。這個底線就是“誠信”,。做一個誠信坦蕩的人,不貪不沾不出事,,上級才放心,,放心才可能被提拔。
第三,,最核心的,,是在兩條線之內(nèi),努力工作,。什么叫“努力”,?努力就是不斷地尋求更好的辦法。
用更好的辦法把上級安排的“事件”做好,,提升工作效率,,就有可能在橫向比較中脫穎而出,脫穎而出就會得到上司的賞識,。注意,,關于如何抓“事件”,我們論述完全部理論之后,,會有專題討論,。
最后,把方法論總結成順口溜如下:
當官不怕升職難,,兩線之間努力干,。
抓住事件不放松,同僚之間比貢獻,。
切記廉潔別失身,,遠離財貨和色難。
善待下屬搞團結,,敬畏領導要習慣,。
下一篇預告:七、“新三觀”與“千載休談他人錯”,。